HOT热门:

华体网在线登录入口
联系方式

contact us

浔兴股份:辅料供应龙头 发展前途广阔

时间: 2024-01-22 00:13:18 |   作者: 华体网在线登录入口

  浔兴股份(行情,问诊)是国内拉链行业的龙头制造企业,其拉链产品品种规格及规模业内领先,多年来公司拉链产品产销量保持国内第一;设计专利数量达154项,公司已在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置办事处,产品销售至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上市后业绩增长、产销规模快速扩大主要得益于:1)企业上市后利用募集资金扩大产能,规模效应显现的同时,率先布局中西部及海外地区以扩大市场;2)随着下游客户行业集中度的明显提升,公司作为辅料供应商顺应这一趋势,与更多客户建立起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而不断的强化规模优势、提升服务能力,完善研发相关设施和产业配套。

  公司生产和销售的产品以成品拉链为主,包括码装拉链及条装拉链两类,根据14年中报披露,约84%收入来自成品拉链业务,其余14%源自于拉头(半成品),纽扣及别的业务占比约2%。从毛利占比来看,基本与收入占比类似,其中,条装拉链、码装拉链、拉头毛利率33.01%、19.89%、33.46%,纽扣等别的业务毛利率为61.74%。

  公司下设上海浔兴、天津浔兴、东莞浔兴、成都浔兴、浔兴国际、浔兴(上海)贸易六大子公司,分别负责国内各大区域市场及海外市场产销。

  公司以“销售布局调整”为突破口谋求新的增长,利用募集资金逐步扩大产能,并扩大客户范围。在国内市场,加大高增长细分市场的推广力度,拓展新的合作领域;于2007年实现晋江、上海、东莞、天津、成都全国五大区域布局,其中占地600亩总投资8亿的成都基地,主要服务整个西部七省一市的市场。公司率先挖掘内陆区域,伴随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为后续业绩增长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公司集中开拓海外市场。从近年市场销售情况去看,海外业务占比已有明显提升。在国际市场,聚焦欧美、中东、东南亚市场,增设办事处,通过经销商开拓新客户。

  公司重视强化规模制造和服务能力,逐渐完备加强研发相关设施和产业配套,现拥有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数量达154项。

  ?2012年公司测试中心通过CNAS实验室现场评审和资质评定,获得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从此跻身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行列,这是继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专利工作交流站、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单位之后,浔兴股份再次获得的国家级荣誉。浔兴测试中心拥有标准恒温恒湿检测室、抗性实验室及化学分析实验室,拥有国际先进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荧光光谱仪等多套现代检验测试仪器,检验测试能力覆盖拉链物性、水洗、盐雾、重金属、高度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等重要领域,获得了CNAS的权威认可。对外可统一负责对我国认证机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等相关机构的认可工作。CNAS认可活动已融入国际认可互认体系,在国际认可活动中具备极其重大地位,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公司持续进行新工艺、新材料及新设备的研发和改造,先后成功开发了巨型塑钢拉链等新产品,开发出拉链自动头装配机、隐形拉头装配机等拉链专用设备,研发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拉链仿真设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生产经营管理系统等,其中拉链计算机仿真系统被列入国家级火炬开发计划,利用先进的计算机三维仿真技术,可使普通拉链的开发周期从1个月缩短到一周。公司还在引进韩国设备基础上,成功开发了精密金属拉链排咪优化技术,成为极少数能生产高档精密金属拉链的国内厂家,改变了高档金属拉链市场长期被极少数海外行业巨头垄断的局面。

  我们判断公司未来的业绩提升,从产业层面来自于产业集中度较低的现状为公司未来整合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在行业整合背景下,资源向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聚集;从公司层面则来自于其聚力开拓海外市场,产品结构及客户资源的优化推动业绩改善,伴随成本及费用控制实现效益提升,预计内生增长对利润的贡献效应也将逐渐体现。

  从国际分工视角来看,受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人民币汇率变动、国际贸易保护等问题的不利影响,我国的纺织服装业国际比较优势有所削弱,低端产品向东南亚国家转移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同时,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产业资源进一步在全世界内重新配置。

  就国内目前情况而言,服装辅料作为纺织服装的上游配套行业,主要依托服装企业而分布。整体看来,服装辅料以中小型企业为主,集中度较低,基本上还处于多而分散的状态,在中低端市场上竞争非常激烈。近几年,随着时下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结构的改变,品牌服装、中高档服装的消费增速较快,具有较高产品的质量、较强产品研究开发能力和营销网络健全的服饰辅料企业未来的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同时,服装产业集群的形成加剧拉链产业集中度的提升,为行业整合提供了空间。

  未来行业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服饰辅料业在面临产业转型升级压力的同时也经历着新一轮的行业整合,伴随多数中小企业在产业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