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热门:

产品中心
联系方式

contact us

【便民生活】如何让“小修小补”回归大城市?记者在这里寻找到了答案

发布时间:2024-04-25 09:54:27作者: 华体网手机即时比分

  热闹繁华的大都市,除了有各种夜巷、夜市、网红打卡点外,居民对于街边“小修小补”生活摊点的需求也必不可少。商务部日前透露,为补齐便民服务设施短板,将推动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但受制于场地、人员、环境等各种各样的因素,想要大规模地设摊设点依然存在一定局限性。

  大城市如何容下这些“小修小补”?昔日的修鞋匠、小裁缝何时能真正回归?连日来,记者实地走访了江苏路街道愚园公共市集等几处“烟火气”浓郁的生活小摊点,希望从中找寻到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

  “吴师傅,我这羽绒服的拉链坏掉了,你帮我看看能修伐。”工作日的下午,75岁的谢老伯特地打车从徐家汇来到了愚园路上的愚园公共市集。他口中的“吴师傅”就是常驻在这里的一名鞋匠,一双巧手让不少人都慕名而来。

  接过羽绒服,花了不到10分钟的时间,吴师傅就换好了一个双头拉链扣,收费5元。重新穿回被修好的衣服,谢老伯一脸开心,“他手艺真的可以的,我就认他。”

  来回车费大大超过了修理费,可不少人还是会特地过来,这就是愚园公共市集中“小修小补”摊点的魅力所在。在入驻公共市集之前,小吴就是路边一名梧桐树下修鞋匠。

  16岁就拜师学手艺的裁缝赵云彪做得一手好成衣,裁出的衣样对身匀称,深受顾客认可。以前,他的裁缝铺就在公共市集的对面,狭小的一间出租屋,做衣服和生活吃饭混在一起,环境实在不怎么样。自从把店铺搬进了公共市集,赵师傅的工作质量高了很多。一些老顾客时不时过来光顾,还会带来许多新客人。

  与小赵师傅为邻的是锁匠顾师傅,在入驻愚园公共市集之前,他走街串巷到处摆摊,为人配钥匙、修锁整整18年。

  这三位匠人师傅所在的愚园公共市集,是近年来城市更新基础上的新产物,也是“小修小补”与时髦大城市和谐共生的一个典型样本。市集挨着车水马龙的社区,既方便服务居民,其时髦造型又适合年轻人打卡。多年来,师傅们扎根这里,为周边乃至全上海各个地方的居民提供各种生活方面的“小修小补”,可谓烟火气十足。

  有别于匠人长期“组团”驻守在一处,一些街镇则推出了“轮班制”的流动便民服务模式,以此让居民能在家门口解决日常的“小修小补”需求。

  在江苏路街道长新小区居民小区里就有这么一处特别的“便利店”,这里出售的“商品”是各种各样的便民服务,从理发、配钥匙,到开锁、修钟表,一周七天,可以按需提供不同内容。

  62岁的徐玉平是钟表厂的一名退休员工,每周二下午,他都会“坐诊”在这处“便利店”内,为居民们提供修钟表的服务。记者看到他时,他正仔细地在为一台555牌座钟进行“手术”。

  “退休了嘛,还能帮大家修点东西,蛮好的。”闲不住的徐师傅这样形容自己忙碌的日子。除了周二在江苏路街道的长新居民区之外,周一他会去华阳路街道的居民区设摊,周四则移动到了周家桥街道,“有时外区的街道也会喊我去帮忙修修东西。”

  记者发现,这样的轮班流动服务模式也能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解决居民们日常的一些小修小补需求,不失为常驻摊点的一种补充。

  在市民经常光顾的菜市场,一些“小修小补”的摊点也搬了进来。日前,记者在闵行莘光菜市场和六角菜场,看到了不少接地气的“小修小补”店铺,每家店内都有一位手艺人,他们手脚麻利、一丝不苟地做好每一件物品的修补。

  以修鞋和修箱包业务为主的徐阿姨,摊位前一直都会有人过来。十块钱换个鞋跟,八成新的鞋子就又能重新上脚;换个锁之后,原本丢了可惜的箱包也能再用上好久……这些都是“小修小补”给普通老百姓带来的小惊喜和小便利。凭借精湛的技术、认真的态度,徐阿姨得到了许多客户的认可。

  从网红公共市集,到居民“便利店”,再到菜市场,这些看似形态不同的城市角落里为“小修小补”提供了容身之处。

  采访中记者看出,随着周边其他业态的转型调整,这些“小修小补”之所以能够留下来,与经营管理方的“让利”与包容有着密不可分的作用。

  愚园公共市集运营经理陆颖琰的一番话就颇有代表性。“说实话,在做市集规划的时候,我们也是有顾虑的。”她直言,在主打“诗和远方”氛围的网红市集里,有着浓郁柴米油盐气息的鞋匠铺、裁缝铺真的能相互融合吗?

  而且,从经营成本角度来看,在寸土寸金的商业区域,即便只是八九平方米一间的小商铺,每月租金带来的收入也不低。但入驻多年,无论是裁缝小赵、鞋匠小吴还是锁匠小顾,每月的摊位费都是免租的,他们只需要支付680元的管理费即可。

  对城市更新来说,公共服务是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旧的融合和业态的共生焕新了城市街区的生命和活力,这也是城市更新的意义所在。

  有了他们,愚园路公共市集拥有了更包容的多元性,也正是因为保留了烟火气,越来越多前来打卡的游客都爱上了整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市集,“他们和沿街的咖啡店、服装店、花店一样,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陆颖琰直言。

  当然,在提供空间服务的同时,管理方也为这些“小修小补”设计了统一的店铺风格,以此形成更好的聚集效应,“诗和远方、柴米油盐一样都不能少。”陆颖琰说,“我们要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它潜在的价值和市场作用。”

  相比愚园公共市集的主动包容,长新居民区的家门口“便利店”虽然不属于商业性质的租赁,但对前来提供“小修小补”服务的人员也一样不收摊位费,统一交由辖区的第三方管理,在减少服务人员成本支出的同时,也让他们可以更安心地在这里为居民提供各种服务。

  对此,小区所在的江苏路街道方面也表示,在日常工作中,不少居民也提出了各种便民服务的需求,所以他们联合第三方运营机构,通过轮流设摊“共享服务”的模式来解决家门口的“小修小补”。“我们辖区约40%都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这些补补弄弄还是很受欢迎的。”街道方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其实,上海早在多年前就提出了“15分钟生活便民圈”,这些“小修小补”无疑都是生活圈里的一部分。但受制于摊点的设立、市容环境,乃至人员配备等各种各样的因素,想要在短时间内一下子让摊点在城市内遍地开花或许很难实现。

  采访中,不少市民也提出,家门口的社区服务点、党群服务中心是不是都能相应改造成一些“小修小补”的设摊点位呢?既解决了场地问题,同时也让居民更容易找到修补的点位,可谓一举多得。

  大城市如何能够容下这些“小修小补”?记者走访的这些点位或许不失为一种参考样本。目前,上海也已开始公开征求《关于进一步规范新时期设摊经营活动的指导意见,相信不久就能给出答案。

  对此,一直关注城市烟火气的市人大代表施政表示,具有生活气息的“小修小补”不应该拘泥于一种模式,防止造成小摊、小店“水土不服”。“是否能打造一居民区,或者一个街镇片区一方案的模式。”施政建议,要让“小修小补”成为一种生活,而不仅仅只是一门生意。

  小摊、小店虽小,但关乎就业民生,也体现着经济发展的生机和韧性。在施政看来,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应该成为一种媒介,更好地促进居民和摊点的“双向奔赴”。

  她建议,有关部门不要将“小修小补”的设立和回归设置成“一阵风”似的集体行动,不搞无序的“一窝蜂”发展,也不应成为街镇业绩的KPI考核,而是守住基本的摆摊“红线”,制定相应的“负面清单”即可,真正让小摊、小店融入城市,共生共长。